loading

腎利人生,從檢測到守護的智慧醫療新篇章,腎臟病早篩從DNlite開始

不讓腎病悄悄來襲 精準檢測揭開健康密碼

 

腎臟是身體最重要的排毒與體液平衡器官之一,卻往往因早期症狀不明顯而延誤治療。慢性腎臟病(CKD)尤其在糖尿病、高血壓患者中相當常見,一旦發展至終末期腎病(ESRD),除了需透析或換腎,患者的生活品質與壽命也將大幅下降,透過DNlite特殊蛋白可提早發現腎臟病變。

腎臟病變的三大成因

 
  • 糖尿病控制不良:高血糖損傷腎絲球血管,導致蛋白尿與腎功能逐步惡化。
  • 高血壓長期未控:血壓過高造成腎臟血管硬化,是腎功能衰退的重要原因。
  • 缺乏早期預測工具:傳統僅依eGFR與尿白蛋白比值,對於進展型病變無法即時發現。

腎病變的現況與挑戰

 

根據台灣資料統計,目前糖尿病人口達 280萬人,其中約 40% 發展為糖尿病腎病變(DKD),等同每10位糖尿病患中就有4人可能進一步演變成腎臟功能衰竭。更令人憂心的是,進入透析的ESRD患者,其五年存活率不到 50%,而一年內死亡率可高達 20%

DNlite® IVD103:啟動早期偵測的關鍵

DNlite® IVD103 是一項創新、非侵入性的尿液檢測技術,專為預測腎功能惡化風險而設計,具備以下三大特點:

  • 精準辨識:針對尿液中特殊的變異型轉鐵蛋白 A(uPTM-FetA)進行檢測,靈敏度高於傳統eGFR與尿蛋白。
  • 提早預測:在臨床上可在腎功能尚未下降時就偵測出高風險患者,爭取介入與治療的黃金時間。
  • 應用廣泛:適用於糖尿病腎病變患者(DKD)與腎移植後功能監測,提升整體疾病管理效率。

相較傳統檢查,DNlite能夠「聽見腎病的無聲期」,大幅減少因症狀隱匿而錯過治療時機的風險,並可有效評估不同腎病進程,如IgA腎病、膜性腎病(MN)與局灶節段性腎小球硬化(FSGS)等。

治療方式與管理策略

  • 藥物介入:使用RAAS抑制劑(如ARB或ACEi)、控制血糖與血壓藥物。
  • 生活調整:減鹽低蛋白飲食、適度運動、戒菸與控制體重。
  • 定期檢測:除了基本的eGFR與UACR,更應搭配新型生物標誌(如DNlite)強化預後掌握。

預防腎臟病,您可以這樣做:

腎衰竭可由抽血和尿液檢查而發現。腎臟有很強的儲備能力,腎病早期可能靜悄悄地,所以驗血和尿液應列為常規檢驗。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對預防慢性腎病惡化是有幫助的。有腎臟病應定期在腎臟專科醫師門診追蹤,並配合以下五點即可及早發現早期腎臟疾病
  1. 定期追蹤血壓與血糖值
  2. 維持理想體重與運動習慣
  3. 避免濫用藥物與中草藥
  4. 補充水分、減少腎臟負擔
  5. 安排功能性檢查,結合生物標記預測

腎臟健康的守門人,從預防開始

腎臟病不是宿命,而是可以透過早期預測與積極管理控制的慢性疾病。DNlite® 將尿液檢測升級為預後工具,開啟「早發現、早介入、早保護」的新世代。如果您或家人屬於高風險族群,現在就是開始守護腎功能的最佳時機,腎臟病的可怕,不只是病程漫長,而是它總在無聲中悄悄發展。等到發現,往往已錯過了最好的介入時機。多數患者在早期沒有明顯症狀,即使是健康檢查中的eGFR或尿蛋白也可能維持在正常範圍,卻已經潛藏變化的風險。所幸,隨著醫學科技的進步,我們能透過更敏感的預測工具,如 DNlite® IVD103,在疾病尚未表現時就發現異常,真正做到「預見風險,防患未然」。這樣的轉變,不只是醫學上的突破,更是每個家庭可以掌握健康命運的契機。預防腎臟病,從來不是一時的努力,而是一種生活態度。它需要我們用心傾聽身體的聲音、持續關注檢查數值、願意改變生活方式,同時善用科學工具輔助決策。每一次的定期追蹤、每一個細微的改變,都是向「健康老化」邁進的重要一步。別等腎臟出問題才想起保養。現在就開始,讓自己與家人一起,邁向更安心、更健康的未來。
歡迎LINE聯繫


立即預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