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oading

守護健康的隱形陷阱|帶你認識隱性飢餓,找回身體的滿分能量

守護健康的隱形陷阱|帶你認識隱性飢餓,找回身體的滿分能量

你吃飽了,體重也不算低,但細胞卻在「挨餓」?這不是玩笑,而是現代人常見的健康困境——隱性飢餓
台宗檢驗所以溫馨且專業的角度,帶你用生活化的方法,補回身體真正需要的營養。

什麼是隱性飢餓?

簡單說:熱量夠 ≠ 營養足。隱性飢餓指的是日常攝取了足夠的卡路里,但缺乏維持身體機能所需的維生素與礦物質,就像汽車只有加油,卻忘了機油和煞車油——能動,但暗藏風險。

常見缺乏的營養素

維生素:A、D、E、C、B群 | 礦物質:鐵、鈣、鋅、碘、鎂

誰是高風險族群?

  • 外食族/精緻飲食(白飯、白麵包偏多)、蔬果攝取不足
  • 單一飲食或嚴格節食者(只吃水煮或生菜)
  • 孕哺媽媽、成長中兒童、長者(需求高或吸收下降)
  • 高壓作息、抽菸或常飲酒者(消耗↑、吸收↓)

身體的求救訊號:可能缺乏什麼?

可能缺乏的營養素 身體發出的警訊
臉色蒼白、容易疲勞、頭暈、心悸或呼吸較急
維生素B群 口角炎、舌炎、注意力變差、情緒不穩或睡不好
抽筋、牙齒鬆動、骨質疏鬆
維生素D 骨骼疼痛、肌肉無力、免疫力下降
傷口癒合慢、味覺變差、掉髮
維生素A 夜盲、皮膚乾燥、易感染

專家小提醒:以上症狀可能與多種疾病重疊;若困擾持續、飲食又不均衡,建議與醫療專業討論並做必要檢查。

10 大關鍵營養素|功能 × 缺乏警訊 × 食物來源

  1. 鐵 Iron

    • 功能:造血、攜氧、免疫
    • 缺乏:缺鐵性貧血、疲倦、暈眩
    • 食物:紅肉、內臟、蛤蜊、深綠蔬菜+維生素C
  2. 碘 Iodine

    • 功能:甲狀腺荷爾蒙合成
    • 缺乏:甲狀腺腫大、甲狀腺機能低下
    • 食物:海藻、海魚、加碘鹽
  3. 維生素 A

    • 功能:視覺、上皮健康、免疫
    • 缺乏:夜盲、乾眼、感染風險上升
    • 食物:肝臟、蛋黃、深綠與橘色蔬果
  4. 鋅 Zinc

    • 功能:免疫、皮膚修復、成長
    • 缺乏:傷口癒合慢、味覺改變、易感染
    • 食物:紅肉、牡蠣、南瓜子、堅果
  5. 葉酸 Folate

    • 功能:DNA 合成、造血
    • 缺乏:巨球性貧血、口角炎;孕早期不足與神經管缺陷相關
    • 食物:深綠葉菜、豆類、柑橘
  6. 維生素 B12

    • 功能:神經髓鞘維持、造血
    • 缺乏:貧血、四肢麻木、記憶力下降
    • 食物:肉、蛋、乳
  7. 維生素 D

    • 功能:鈣磷平衡、骨骼、免疫調節
    • 缺乏:佝僂症、骨軟化/骨質疏鬆、肌力下降
    • 食物:鮭魚、鯖魚、蛋黃、強化乳品;適度日照
  8. 鈣 Calcium

    • 功能:骨骼、神經肌肉傳導
    • 缺乏:骨質疏鬆、抽筋
    • 食物:乳製品、小魚連骨、豆製品、深綠蔬菜、強化飲品
  9. 維生素 C

    • 功能:膠原生成、抗氧化、促進鐵吸收
    • 缺乏:牙齦出血、皮下瘀點、易疲倦
    • 食物:柑橘、奇異果、青椒、莓果
  10. 硒 Selenium

    • 功能:抗氧化酵素、甲狀腺荷爾蒙代謝
    • 缺乏:免疫失衡、心肌病(部分地區)
    • 食物:巴西堅果、海鮮、全穀

如何對抗隱性飢餓?從今天的餐桌開始

彩虹飲食法

每天吃進至少 5 種顏色蔬果

  • :番茄、草莓、紅椒(茄紅素、維C)
  • 橙黃:胡蘿蔔、南瓜、柳丁(β-胡蘿蔔素、維C)
  • :菠菜、青花菜、酪梨(葉酸、維K)
  • 藍紫:藍莓、茄子、紫高麗(花青素)

聰明主食與蛋白質

  • 主食:糙米、全麥麵包、地瓜取代精緻澱粉(保留B群、纖維、礦物質)
  • 蛋白質:魚、豆蛋乳輪流上;每週 2–3 次海魚、每天一小把堅果種子

何時需要抽血與補充?

孕哺期、素食、長者、吸收不良或有上述警訊者,建議與醫療專業討論:

  • 抽血:CBC、鐵蛋白、B12/葉酸、25(OH)D、鋅、甲狀腺功能等
  • 補充品:依個人檢驗與飲食評估決定;補充 ≠ 萬靈丹,過量有風險

結語:為你的健康「存糧」

隱性飢餓像潛伏在體內的敵人,不會立刻敲警鐘,卻會慢慢消耗你的能量。從今天開始,把餐桌變成補給站:吃得飽,更要吃得好,讓細胞不再挨餓。

立即預約